
2011前三季度青島人才供需指數發布 建筑、房地產類最缺人
2011年前9個月,青島人才市場上需要土建類專業人員64665人,但是土建類專業實際供給的人員只有44102人,缺口高達2萬余人。與之形成鮮 明對比的是,青島人才市場上藝術類專業供給110207人,但是需求只有12808人,供給人數是需求人數的8倍,嚴重飽和 。25日,青島市人才市場發布了“2011年前三季度全市人才市場人才供需指數報告”,調查了全市各級人才市場的10個行業,38274家企業,14400名求職者的數據信息。進入三季度,外資企業走勢出現拉高跡象,反超民營和私營企業,需求開始升高。
.jpg)
招聘會增加應征者卻少了
單位招人,畢業生想找份工作,曾經一度最好的媒介就是招聘會。不過,今年青島人才市場的招聘會情況并不樂觀 。2011年前三季度,全市人才市場共舉辦各類招聘會603場 ,比去年的504 場多了 99場 ,雖然招聘會的場數多了,但是無論是參加招聘的單位,還是應聘的人員 ,數量都少了很多 。
2011年前三季度,進行人才招聘的企業 為38274家 ,比去年同期減少 3555家 ,同比下降8.5% ;提供崗位367069個,比去年同期減少 37637個,同比下降9.3% 。前三季度的求職人數為113萬,相比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的減少,降幅為15%,人才市場供需比也隨之減少,由去年同期 3.3:1下降到3.1:1,供求矛盾稍顯緩和。
對此,市人才市場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人才市場擁有現場 、報紙、網絡、電視、校園、獵頭、配送、代招、信息張貼等多種人才配置方式,仍應繼續加大各種方式的力度,讓供求雙方通過更多的方式進行對接,提高對接 率。發揮“畢業生就業信息送高校工作機制”的作用,繼續實施免費的就業指導和職業定向測試,為畢業生就業打通一條暢通的求職渠道。同時,當前青島經濟社會 各領域對創新人才和專業技術高層次人才的需求還是很迫切,市場應強化社會中介機構在高層次人才配置中的作用,利用形式多樣的對接活動,根據高層次人才流動 的特點,創新高層次人才配置和引進的方式,激活高層次人才在市場中的流動,為企業解決高層次人才難題。
九個月有五個月需求低迷
在人才市場的這一報告中,還分析了人才需求總量指數 、人才供給總量指數、人才需求行業板塊指數及人崗匹配指數等特點,有了這些指數,普通市民也可以通過簡單的圖表,看出人才市場需求的特點。據悉,這也是全市人才市場首次發布人才供需指數。
根據前三季度全市人才市場各月人才需求總量指數走勢圖,人才需求總量平均指數為8.3,高于8.3的月份,說明企業用人需求狀況良好,而低于8.3的月份,則說明用人情況比較低迷。
從2011年整體走勢來看,1、6、7、8、9月份處于2011年總量平均指數線的下方,說明這幾個月份企業用人需求一般;受春節影響,1月份處于本期 走勢的最低點,企業用人需求較為低迷;2、3、4、5月份總量指數居于平均指數上方,說明這幾個月份的企業用人需求狀況良好。
從整體 走勢來看,各月企業板塊指數線基本在1.79線以上,說明各類型企業的人才需求情況均表現良好。民營和私營企業板塊走勢線基本一直壓住其它各類企業,直到 進入三季度時,外資企業走勢出現拉高跡象,反超民營和私營企業,需求開始升高,縱觀各月只有國有企業表現平平,1、4、5、6月份的指數均處在1.79線 以下 ,企業板塊指數線一直在其它各類企業走勢線的下方徘徊。
據市人才市場對招聘會的市場調查和招聘回訪顯示,占整體60%的中小型企業能吸納職場上85% 的人才,國企和外資企業從人才市場上吸納的人才只占求職者的一小部分。
從各月人才供給總量指數走勢來看,今年1至9月份人才供給總量呈下降態勢,自2月份之后,人才供給總量指數一路下滑,而且除2、3月份外,其它各月供給 總量指數均在平均指數 21.92線以下 。影響人才供給總量指數的直接因素主要有企業景氣指數和當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兩方面。
土建最吃香 ,藝術人才飽和
市人才市場的這份報告顯示,前三季度,調查的這10個專業的人才供應量,與2010年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減少,土建類、信息與電子類、機械制造與設計以及企業管理四個專業的降幅最為明顯,均達到24% 以上。
報告分析認為,目前,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招考、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等就業方式逐漸增多 ,此消彼長使得通過市場化配置方式求職的人才相對減少。再加上諸多人才網站的出現和網絡的普遍應用,會對傳統招聘會的求職者進行一定的分流,各個專業的人 才供給也隨之有不同程度的減少。明年畢業的美術生小劉就告訴記者,同學們找工作基本都通過網站,而且真正招藝術人才的單位,也很少去人才市場。
雖然各專業的人才供給都有所減少,但不同專業在就業市場上的冷熱差異仍然很大。土建專業供不應求、相對緊缺;食品、機械制造與設計、化學等專業的求職者 所具備的技能和知識較為專業,替代性較弱,企業對這方面的人才需求也較為強勁,供求矛盾相對平穩。藝術、文學 、信息與電子 、經濟、企業管理等崗位人才供給量遠遠高于該類專業的人才需求量,供求矛盾較為明顯。熱的如土建類專業,市場供給只有44102人,但是需求卻達到 64665人,典型的供不應求。而藝術類、企業管理類、經濟學等,則出現嚴重的飽和。藝術類供給110207人,但是需求只有12808人;企業管理類供 給90217人,需求只有21864人;經濟學類供給185274人,需求50679人。
醫藥衛生招人減一半多
根據市人才市場的統計,2011年前三季度人才專業需求排行前十位的是:機械制造/設計、土建類、經濟類、信息與電子類、企業管理、文化、化學 、藝術、醫藥衛生類、食品。
通過對比2010、2011年前三季度人才需求的專業分布,多數專業的人才需求量有不同程度的減少。
其中,醫藥衛生、信息與電子 、食品、土建四個專業的需求量與去年同期相比降幅較大。
醫藥衛生專業出現了55.4%的最大降幅,2010年的人才需求量為19895人,而2011年只有8873人。
分析認為,當前整個市場對醫藥衛生專業的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生物制藥、醫療器械以及醫療單位等領域,且對高端人才需求較為明顯,用人單位更多的是通過單位公開招考、人才獵頭等方式招聘人才,使得行業內通過市場化配置招聘人才的企業數量減少,人才需求量也相應減少。
此外,從各月行業板塊指數走勢圖來看,今年前三季度崗位空缺多集中在建筑、房地產業、信息傳輸、計算機和軟件業制造業、餐飲業等行業,需求較少的行業為文化、批發零售業、金融業等行業。
前三季度行業板塊指數為7.34,行業指數越大,說明這個行業越缺人,從行業板塊指數走勢圖上可以看出,建筑、房地產的指數為23,遠高于7.34,說明最缺人,而文化行業的指數只有0.2,說明基本不缺人。
卓眾獵頭編輯 來源于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7363號